6 无言的结局-《四十年再回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我和杨华大吵了一架,然后就搬进了女生宿舍。
    杨华的儿子十分懂事,他知道我们之间在恋爱后,主动找我说他不愿跟父亲住,叫我住回去,而他却住到学生宿舍。我一听自然求之不得,可杨华却认为是我的主意。
    1989年大学毕业,我要求与杨华正式结婚,可是杨华却拒绝了。他说我们之间只是朋友关系,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与我结婚!
    我满腹委屈,可又无可奈何!这就是令我非常崇拜的教授吗?这就是我一心要嫁的男人吗?他在讲台上侃侃而谈,在学术上卓有建树,受人尊重,可在现实中怎么会是这种人呢?
    我本来想读研究生的,可是失望之下,我再也不想呆在北京了,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如皋市桃园中学任教,马建国当时也在校里代课。我真的不知道他给我写信。
    杨华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,这时杨华又给我写信,要求我到母校读研。
    一开始我很激动,可是冷静下来之后我还是拒绝了!
   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爱情的征途上踩过一些坑,受过一些伤。那种被欺骗、被背叛的感觉,仿佛是一次次的刀割在心头。但是我们为何会在这样的伤害面前选择妥协呢?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心里深处的那份爱,让我们不愿放下,不愿轻易放手。
    爱情有时就是这样的不可抗拒,它像是一阵微风轻轻拂过,就能在你的心灵里掀起波澜,曾经的伤害仿佛被这微风吹散,剩下的只有那份美好的回忆,让你不由自主地陷入往事的温馨中。于是心软成了情感的代名词,妥协成了情感的写照。
    回想那一次次的妥协,我们会觉得自己像是个软弱的小孩,被情感牵引着,一次次走进感情的陷阱。但是当我们在反反复复的伤害中徘徊,也需要问问自己,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妥协的尽头呢?难道真的要一次次地被伤害,才能明白坚持和放手之间的平衡吗?
    爱情固然重要,但是在爱情的同时,也不能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关爱。当我们被伤害时,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:“这样的伤害,我还能忍受吗?这样的妥协,还值得吗?”
    所以,与其不停地去妥协和原谅,不如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。我们要懂得,爱情不是让我们成为懦弱的俘虏,而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。在爱情的道路上,我们要懂得坚持,要懂得宽容,更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底线。
    可能在那个一瞬间,你会发现放手也是一种勇气,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。我们会突然明白,自己不再是那个任由情感左右的软弱小孩,我们可以在保护爱情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。当我们真正懂得爱自己,才能在爱情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。
    当我们决定告别伤害,也许会有一段时间的空虚和寂寞。但是请相信,这只是暂时的,在我们彻底释放了过去的包袱之后,我们才能够迎来更加纯粹和美好的爱情。就像告别了深夜的黑暗,才能迎来清晨的阳光一样,告别了曾经的伤害,才能让我们的心重新绽放。
    马老师后来帮我找了一位对象。
    记得那一年的初夏,马老师约定我们在学校门口见面,我特意穿上了一件刚买的白色连衣裙。一会儿他就开着一辆崭新的黑色宝马车来了。车子进不了校园,我便陪他到外面找停车位。学校附近的停车位并不好找,我们绕着找了好几圈,依然没有找到空出来的车位,后来他随意找了个饭店门口停下。他说想请我吃饭,我想吃顿饭也不打紧,两个人就进了饭店。
    因为时间还早,饭店里的人不多。我们边吃边聊,他说他以前在深圳创业,现在回如皋自己开了公司。公司处于起步阶段,很多事情比较忙,我听后觉得很有趣,我以为我们之间会有结果。没想到吃完饭后,他就约我去附近的酒店里休息,我当然拒绝了。
    回校的时候,我们一路上沉默,我不知道那个人相亲是为了和我上床,还是为了将来一起生活。
    马老师后来说我太保守了,我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常识,所有不符合常识的都是骗局。我和他第一次见面,怎么可能和他去酒店里开房呢?
    我后来还是嫁给了他,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公。
    2013年的时候,我跟马老师合资创办了一所早教机构。马老师任校长,我任教导主任,其他教职员工都是从社会招聘的。
    2014年,我在线讲课,育儿课程卖到全市第一。
    2016年,我们又开了第二家,第三家早教机构,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好。
    当我们事业成功时,伴随而来的,还有一堆荣耀与光环。
    2018年,我把公司做成了全市最大的托育直营连锁品牌。如皋市扩展到近20家,估值达50多万,前来合作的风投络绎不绝,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。
    我们的公司经营得非常顺畅,成本控制得相当好,团队凝聚力一流,客户口碑更是超级好,满园率达到95%,从来不愁生源,全靠家长推荐。
    我站在体育中心的高级写字楼落地玻璃窗前,俯瞰整个城市,内心笃定,充满信心。
    我认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值得,所有的付出终将有回报。
    我坚信我的公司,我的团队,会在我们的带领下,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,未来可期。
    时间来到2020年2月,疫情爆发了。
    接下来就是关园停课,这一关就是3个月。
    20多名老师,300多名孩子,全被疫情打乱。
    不能经营,没有收入,但园区的租金、物业、老师们的社保工资却需要照常开支。更要命的是,疫情停课还引来一波退费潮,前后退费超过30万,同时还有物业租金20多万,老师工资社保20多万,一笔一笔只出不进。
    公司再大,也经受不起疫情的反复冲击,很快我们就耗空了公司多年积攒下的现金流。
    为了保证公司正常经营,老师员工不流失,家长能及时退费,我不仅把全家的积蓄拿出来,还找单开华同学借了20万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