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意外的惊喜-《空降贞观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到了竹管火箭筒的制造区域,同样让赵云泽大吃一惊。只见那些工匠们不但制造单个的火箭筒,还在制造一种将多支火箭筒捆绑在一块,共用一根引线的新武器。

    我靠,这不就是简易版的火箭炮嘛

    “阎兄,这也是你的主意”赵云泽指着简易火箭炮问阎立本。

    阎立本道:“这可不是阎某的功劳。这是一个工匠想出来的主意。那工匠说,一根一根的点燃火箭筒太耗费时间,他便向某建议将多支火箭筒捆绑在一块儿,共用一根引线。某觉得这方法可行,试验过后又没出问题,就命他们这么制作了。”

    赵云泽点了点头,便仔细看那些工匠们的操作。赵云泽发现,那些工匠并不是简单的将多支火箭筒捆绑在一块儿,而是在捆绑时,单支火箭筒相互之间,还垫入了竹片。如此一来,一套多管火箭筒,每只火箭筒的开口朝向角度就有了细微的差别。

    赵云泽稍一琢磨,就明白工匠们这么做的用意了。“这是用来对付骑兵的吧”他问阎立本。

    阎立本点点头,道:“正是用来对付骑兵的。骑兵冲锋时,单骑之间隔着很大的距离,调整一下单支火箭筒的角度,就可以覆盖更广的面积,能对骑兵形成有效的打击。”

    赵云泽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大为佩服了。人家这举一反三的才智,比自己可强多了。看来,今后自己只要做个领路人就可以了,至于细节问题,武库别署的官员和工匠们完全可以自己解决,而且人家还会做得更好。

    “这主意是哪个工匠想出来的”赵云泽问阎立本。

    阎立本指了指赵云泽身边的一个操作台,道:“就是这个年轻人,他叫冯钧,就是东汉末年时魏国的那个马钧的名字,多了两点。”

    赵云泽仔细一看这位冯钧,二十岁左右的年纪,长相虽然普通,但一双眼睛却极为灵动。

    被阎立本点到名字,冯钧只是羞涩的一笑,也不跟赵云泽说话。这个人的性格似乎有些腼腆。

    赵云泽拍了拍冯钧的肩膀,道:“小伙子不错。东汉的那位马钧,便是工于格物匠作之道的大师,你的名字比马钧还多了两点,某希望你能在格物匠作一道上也能比那马钧多两点成就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谢大人。”冯钧脸红脖子粗的说道。

    赵云泽愕然了,三国的马钧就有口吃的毛病,这个冯钧难道也口吃

    阎立本似乎看出了赵云泽的想法,他轻轻一笑道:“冯钧性格腼腆,他是太紧张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