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6章 赵家庄(下)-《空降贞观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    赵守义的家就位于村头,是一个有着五间正房和东西两侧厢房的院子。农村的房子,都是泥坯垒的草房,也非常低矮。但院中却收拾的非常干净。

    赵云泽和秦茉儿来到赵守义家后,赵守义便让他的老妻烧水煮茶。

    今天的太阳很好,也没有一丝风。赵云泽和秦茉儿也便没进赵守义的屋子,只是在院子中跟赵守义聊天。刘善宝根本就没有进院,在门外看着马车。

    赵守义和赵云泽、秦茉儿坐在蒲团上,聊起了家常。这一聊,赵云泽也知道了赵守义家中的情况。

    赵守义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,都已成家。赵守义刚才抱着的那个小男孩,便是他的小儿子的孩子。今天因为是小年,附近的庄上有庙会,赵守义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带着孩子赶庙会去了。家中便只有他和自己的老妻留守。

    “您老好福气呀,儿孙满堂。”赵云泽对赵守义说道。

    “唉,儿孙多了也没什么好的。庄户人家,多一张吃饭的嘴都是愁事。好在,这几年关中安稳了些,地里的庄稼也没有乱兵祸害了。这日子,总算是有了点盼头。”赵守义说道。

    “赵老,我那一百二十亩地,你们明年还种谷子吗”赵云泽问道。

    赵守义点头道:“自然是要种谷子的,这东西虽然产出少,但耐折腾。只要不是大旱,地里总有点收成。”

    “谷子抗涝吗”赵云泽又问道。

    他之所以有此一问,是他惦记着明年关中地区的大涝。

    赵守义道:“谷子抗旱,但却不抗涝。水大了,茎叶疯长,不结籽实。;;;;;;;;;;;;;要是太涝了,还会烂根,谷子也便毁了。咱关中这块下雨少,所以大家都种谷子。”

    “那有没有耐涝的粮食呢”赵云泽又问。

    赵守义想了想,说道:“稷子和黄菽倒是抗涝些。”注:稷,音季,高粱;菽,音书,大豆。

    赵云泽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赵老,钦天监的李淳风告诉我,说是他占星所得,明年关中很可能大捞。要不,你们就不要种谷子了。多种些稷子和黄菽吧。”

    赵守义听了赵云泽这句话就是一惊。秦茉儿也狐疑的望向赵云泽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