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4章 高炉-《空降贞观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之后,赵云泽便与罗蕴和探讨起了玻璃的烧制技术。据罗蕴和所说,他在去年曾经结识了一个卖玻璃制品的西域商人。罗蕴和垂涎于那些精美的玻璃制品,便用他的忽悠神功骗那西域人信道。那西域人还真被他说动了,送与了罗蕴和很多玻璃制品。罗蕴和又用“仙丹”,骗取了烧制玻璃的技术。

    赵云泽询问了罗蕴和如何烧制玻璃,他最后得出了结论:罗蕴和烧制的玻璃,透明度之所以不高,是因为炉火的温度不够,导致原材料中的杂质析出不彻底。

    而要增高炉火的温度,除了改用供热性能更好的燃料,另外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加高烟囱的高度。后世的玻璃厂、炼钢厂,不都是树立着高耸的烟囱的嘛。

    于是,赵云泽便决定先建起一座高炉,让罗蕴和试验。如果这座高炉真能烧制出透明度极高的玻璃,那说不定以后还可以用来炼钢呢。

    赵云泽不懂具体烧制玻璃和炼钢的方法,但他的见识却是有的。有罗蕴和这个现成的会烧制玻璃的人才,大唐也不缺懂得炼钢的人才,赵云泽只需提点一下他们,改进现有的工艺应该没有问题。大不了,就是试验试验再试验,总能成功的。

    赵云泽任命罗蕴和为玻璃烧制组的组长,带领那些道士烧制玻璃。他还告诉罗蕴和等道士,只要他们能烧出令人满意的玻璃,那赵云泽可以为他们脱罪,恢复他们平民的身份。如果他们做的好,说不定还可以授官。

    有了赵云泽画下的这个大饼的诱惑,罗蕴和等道士便怀揣希望,投身到了大唐工业建设的事业当中。

    赵云泽又向李世民请旨,从工部调了一批工匠,开始在讲武堂建设高炉。之所以把高炉建在讲武堂营地的最边上,是为了以后扩建工坊做准备的。当然,扩建之事,要等罗蕴和烧制出令人满意的玻璃之后了。否则,就只能是空想了。

    看押罗蕴和等道士的那队“官兵”,其实是护龙会原先的总舵卫队。卫队领班,是一个名叫“黎仁”的小伙子。

    黎仁才二十一岁,他是霍天魁的徒弟,一身武艺不凡。赵云泽想先观察他一段时间,如果此人的品德和能力都没有问题,他就任命黎仁为特勤署侍从队的队正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...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