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 互相试探-《空降贞观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其实,突厥人本来就缺乏国家意识,他们也都是只关心自己部族的利益。执失思力的想法,只是众多突厥部族酋长的代表而已。

    原先历史上,东突厥被大唐所灭后,执失思力入朝为官,对大唐忠心耿耿,在作战中立下很多功劳,也被后人评为唐时名将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至少,此时的执失思力对大唐不排斥。执失思力刚才话里的意思,是说他不会介入颉利和突利的争斗,只做一个旁观者。这一点,又与大唐的李靖有些相似了。玄武门之变时,李靖采取的态度就是旁观。

    这位执失思力与李靖,都是真正智者啊。能够在关键时刻如此看得开的人,实在不多。最鲜明的例子,就是古代历朝历代的争储斗争,有太多的官员为了那从龙之功,陷入争储斗争无法自拔。最后,却因为站错了队招来祸端。就是站对了队伍的人,也往往会在新君即位后受到新君的猜忌,被新君鸟尽弓藏、兔死狗烹。不杀功臣的帝王,在历史上实在不多。

    想到这一点,赵云泽忽然出了一身冷汗。伴君如伴虎,他忽然心有戚戚了。可随即,他就又看开了。

    好在,赵云泽穿越到了贞观年间。李世民的胸怀也很博大,至少,在他还没老糊涂之前,是不会做出大杀功臣之事的。赵云泽也暂时不用担心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之心。

    想了一会儿,赵云泽拿定了主意。他决定,对于执失思力,不防范,也不利用。就让他像他自己所说的,冷眼旁观便好。

    吃过晚饭之后,赵云泽并没有急着入睡。他躺在被窝里,在等时间。

    等到夜深了,营地里的人都已入睡,就连执失思力安排的巡防卫兵也打不起精神之时,赵云泽悄悄将五名特战队员喊进了帐篷。

    这五名特战队员,以第一中队中队长杨晓铭为首。

    使团自从进入突厥地境后,杨晓铭就一直以一名普通队员的身份混在了使团队伍中,也不引人注意。

    赵云泽将一个小布囊交给了杨晓铭,叮嘱道:“晓铭,你们此去任务重大,万勿有失。”

    “大队长放心吧,某一定将信送到梁洛仁和李绩将军手里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们出发吧,当心点,莫惊动了执失思力的人。”赵云泽拍了拍杨晓铭的肩膀说道。

    杨晓铭带着那四名特战队员出了帐篷。回到他们自己的帐篷后,他们又换了一身突厥人的装束,便借着夜色悄悄潜出了营地,往南方而去。

    因为是临时宿营,营地扎的很简易,根本就没有寨墙。杨晓铭他们轻而易举的就避开了巡逻的卫兵,出了营地。他们此行的第一站,是朔方。

    第二日,赵云泽和执失思力的队伍继续往东行去。执失思力那边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,唐军的队伍中少了五个人。一百多人的队伍,少五个人也跟本就看不出来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...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