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 出使薛延陀-《空降贞观》
第(2/3)页
赵云泽带兵没有问题,可是如今这支队伍,不光是军队,更多的性质,是迁徙的联合部落。队伍中男女老少都有,又都是拼凑起来的,成分相当复杂。赵云泽对于管理这支复杂的队伍,一开始头疼的要命。后来,萧氏主动出面,接过了管理牧民的担子,让赵云泽只管带兵。赵云泽这才轻松下来。
萧氏本身就是颉利的可敦,在突厥素有声名。加上她本人的个人魅力和不凡的才能,两万多牧民居然被她管理的服服贴贴的。一路北上,别说大矛盾了,就连打架斗殴的事件都没有发生一起。
这也让赵云泽对萧氏佩服的不要不要的了。这个女人,简直就是宰相之才呀
分割线
薛延陀部的领地,在今外蒙古境内,距离阴山已相当远了。
大漠茫茫,经常数百里见不到人烟。天气,也更加严寒。也幸亏有很多小部落整体加入了北上的队伍,再加上赵云泽之前也抢掠了一些物资,这才保障了大队人马的后勤供给。
从离开阴山,至到达薛延陀部的领地,联军走了近半个月的时间。
薛延陀部首领夷男在得知大唐使团进入了自己的地盘,立即亲自带着麾下官员和两千护卫,离开牙庭一百多里,迎接大唐使团。
对于大唐,夷男之前并没有太多了解。薛延陀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远了。但是对于大唐的前朝大隋,夷男却久慕威名。在夷男眼中,他才不管中原王朝的国号是什么,以及谁当皇帝呢。他只知道,中原王朝历来强势,其文明远远领先于草原部族。中原王朝,也历来是草原部族的宗主国。
夷男对于大唐的了解,更多的信息来源于大唐的商人,以及从颉利那里投奔他的部族之人口中。对于大唐在武德九年和突厥的那场大战,夷男是知道的。颉利和突利二十万联军,都败给了大唐。夷男又如何不畏惧仰慕大唐呢
这时的夷男,才刚刚上位没几年,他的野心和见识还没有那么强。也正因如此,大唐在他眼中,就是强盛与文明的象征。所以,一听说大唐的使节居然来了薛延陀,夷男自是激动不已了。
等见到了大唐使团,夷男大吃一惊。怎么使团的队伍如此庞大和杂乱,里面还有那么多的突厥人呢
夷男不会说中原话,他与赵云泽的交谈,全是通过通译来完成的。赵云泽向夷男解释说,队伍中的那些突厥部族,全是主动跟随使团一路行来的。他们,是来投奔夷男的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