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0章 君臣密议-《空降贞观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可赵云泽却筹到粮食了。”李世民笑道,“如此看来,这小子还是有几分能耐的。”

    杜如晦这时说道:“陛下,臣也认为此法是良法。但是,正如玄龄兄所说,若官府没有充足的粮食,此法却是难以实行。赵云泽能筹到粮食,那是因为石城县是小地方,又恰好陛下给他发去了二十万斤粮食,让当地富户有了压力,才会借粮给赵云泽。若陛下想在全国推行此法的话,臣认为,将会阻力重重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听了杜如晦的话,眉头皱起来了。“朕虽然也看好赵云泽搞出来的这个青苗法,但朕也是颇有疑虑,这才把二位爱卿请来,共同商讨一下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点了点头,说道:“陛下,克明说的不错。青苗法能在石城县顺利推行,是因时因地因人使然。若陛下想在全国推行,眼下却不是时机。一来,大唐连年歉收,朝廷缺粮。二来,若这青苗法一推行,必会损害世家门阀的利益,他们怕也会阻挠此法。”

    “唉,朕何尝不知道这些呀,可看到有利国利民的良法,却不能立即推行,朕着急呀”李世民满脸丧气的说道。

    房玄龄笑了笑,说道:“陛下,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言,治大国,若烹小鲜,火候、调味都要恰到好处。有些事,时机不对,却是急不得的。”

    杜如晦也劝李世民道:“陛下,石城县的青苗法,如今也只是顺利推行了一半,等到秋后,能不能顺利收回借出去的粮食,也还是未知之数。不如,我们且静观其变吧。赵云泽在奏折中不是也说了嘛,他先冒险一试,也好总结经验和教训。若石城县的青苗法一切推行顺利,陛下再做决断不迟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又道:“陛下,克明说的不错。如果赵云泽趟出的这条路顺畅,那到明年,大唐能顺利平灭东突厥的话,陛下狭大胜之威,再推行青苗法,那来自世家门阀的阻力,也必然小的多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听玄龄这么一说,朕倒是想立刻就对突厥用兵了。”李世民大笑道。

    “不可”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时出声。

    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,道:“二位爱卿勿急,朕也只是那么说说罢了。出兵突厥的时机,如今也尚未来到。朕就是再急,也没有用啊。不过,二位爱卿以为,大唐当何时用兵突厥,是最佳时机呢”
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互视一眼,杜如晦对李世民说道:“陛下曾说过,一定要等到突厥对大唐再犯下罪过,陛下才会出大义之师,吊民伐罪攻打突厥。臣以为,突厥这两年灾害不断,又加上赵云泽上次的一番搅闹,令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再次反目成仇,双方也各损失了不少人口,实力有所损及。别看颉利这两年比较安稳,可臣估计,突厥如今的情势,颉利定是耐不住性子的,也许,今年秋后,他就又要兴兵入侵大唐了。那时,便是大唐出大义之师的时机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也道:“陛下,秋后,贞观元年招收的讲武堂的学员也结业了,火器部队,也将会形成战斗力,若那时出兵突厥,大唐的胜算就又多了几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